國際社會對文化包容性與多樣性的需求日益增長,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(ICOMOS)將2021年國際古跡遺址日主題確定為“復雜的過去,多彩的未來”。為呼應該主題,3月8日,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(ICOMOS China)發出通知,號召廣大團體和個人會員及文化遺產同行舉辦或參與相關活動
各級財政、文物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,更加重視文物保護工作。國家文物保護資金是中央財政設立的,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、省級及省級以下文物保護單位、考古、可移動文物等保護工作的補助,資金安排上要優先保障黨中央、國務院確定的文物保護重點支持方向。近期,要重點支持符合條件的石窟寺保護、考古、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項目,以及長征、長城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方案中符合條件的文物保護項目等
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8日下午就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為題舉行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。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,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,努力建設中國特色、中國風格、中國氣派的考古學,更好認識源遠流長、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,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、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
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8日下午就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為題舉行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。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,當今中國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,也正進行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新。我們的實踐創新必須建立在歷史發展規律之上,必須行進在歷史正確方向之上
中國考古學界普遍接受恩格斯《家庭、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》中“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”這一經典論述。以國家作為文明形成的標志,也是國際學術界的通識。對于“國家”的考古學標準,維爾·戈登·柴爾德提出的城市、金屬和文字“三要素”說影響深遠